簡單來說,比特幣爆倉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:

你用「借來的錢買比特幣」(也就是槓桿交易),結果幣價突然大跌,導致你原本放進去的本金撐不住虧損,交易所為了避免繼續虧下去,會自動把你的部位強制賣出(這叫強制平倉),最後資金可能直接歸零。

如果以股票舉例,你可以把它想像成:

  • 拿信用卡刷 10 萬買股票,結果股票跌太多,銀行直接幫你「賣掉清倉」止損。
  • 這時你不但沒賺錢,還可能賠光本金,甚至還要倒貼利息。

爆倉有多常見?市場波動就是「清倉地獄」

從 2017 年加密貨幣市場引入「合約交易」(即槓桿工具)以來,每次只要比特幣單日出現超過 10% 的劇烈波動,就會引發大規模的爆倉潮。

因此,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,比特幣爆倉的現象不只常見,而且來得快、結束得快,新手如果沒有建立正確觀念,很容易在幾分鐘內賠掉幾個月的薪水,甚至是一輩子的積蓄。

比特幣爆倉怎麼發生的?搞懂槓桿與保證金的關係

一般聽到的爆倉,其實是「強制平倉(Forced Liquidation)」,發生的條件如下:

  1. 你用槓桿開的倉位產生虧損
  2. 你帳戶裡的錢撐不住虧損,低於平台規定的安全值
  3. 平台會立刻賣出你的倉位來止損,避免平台自身損失

簡單來說,當你沒錢補倉時,平台就會強制幫你斷尾求生!

通常,比特幣爆倉是有明確機制,並不是「突然出現的災難」,因此除了知道槓桿交易之外,也必須了解保證金制度,因為這是爆倉的核心關鍵。

槓桿交易是什麼?

槓桿交易(Margin Trading)又稱作「保證金交易」或是「合約交易」,是一種在加密貨幣和傳統金融市場裡,常見的投資方式。槓桿交易允許投資人,只需要先支付一小筆錢作為「保證金(Margin)」,平台就會借出更多的錢,讓他們有更多的資金可以開倉交易。

舉例來說:

你投入 1,000 美元保證金,開一筆 10 倍槓桿的比特幣合約,這時候你的倉位價值就相當於 10,000 美元。

雖然這種交易方式,看似能夠放大獲利,但同時也會放大虧損,一旦價格往反方向劇烈波動,就可能發生爆倉。

兩種必知的保證金

一般來說,保證金會有以下兩種:

名稱 說明 重點
初始保證金 (Initial Margin) 開倉時必須先存入的最低金額 相當於「入場門票」
維持保證金 (Maintenance Margin) 倉位要維持不被清倉的最低資金要求 像是「帳戶的安全底線」

由於加密貨幣市場波動非常劇烈,因此當比特幣大幅震盪時,新手使用槓桿交易投資比特幣,還來不及手動平倉或追加保證金,就容易導致比特幣爆倉,讓帳戶被「一鍵清零」。

比特幣爆倉的三大主因

在加密貨幣市場,很多人以為爆倉只是運氣不好,剛好遇到市場下跌!其實,大部分的爆倉,背後都有可以預防的方法,你只要搞懂下面這三件事,就能避免成為下一個「一夜歸零」的受害者。

市場高波動性:比特幣不像股票,它更像雲霄飛車

相較於股票、黃金、外匯這些主流資產,比特幣價格的變化速度超乎你想像,以下是我們根據自己的經驗,總結各個投資商品的波動數據:

  • 股票單日波動通常在 2% – 5%
  • 黃金與外匯約在 1% – 2%
  • 比特幣單日波動約在 10% – 20%

在某些極端行情下,比特幣甚至會在一天內暴漲或暴跌超過 30%,對於使用槓桿交易的倉位來說,這種波動就像開車在濕滑山路上飆車,一不小心就「翻車爆倉」。

槓桿倍數過高:你以為是放大獲利,其實是在放大風險

槓桿交易就像是一把雙面刃,帶來高報酬的同時,也伴隨著極高的風險。隨著槓桿倍數越高,越小的價格波動,就越容易引發爆倉,計算公式如下:

槓桿 x 價格跌幅 ≧ 100% = 直接爆倉

例如,你想開一個「20 倍槓桿」的比特幣倉位,這時只要投入 1,000 美元,就能夠擁有價值 20,000 美元的比特幣倉位。然而,當比特幣只要下跌 5% 時,你所持有的比特幣倉位就會直接爆倉。

因此,當你認為正在放大 20 倍獲利的同時,其實更多的是承擔 20 倍的風險!

沒有風險控管觀念:比特幣爆倉,其實是「人禍」不是「天災」

很多時候,發生比特幣爆倉事件並不是因為市場波動太狠,而是投資行為根本沒有經過風險管理。

以下是我們根據自身經驗,總結新手最常見的三大爆倉行為:

  • 不設止損:抱著「會反彈」心態,結果一路下跌
  • All-in 滿倉操作:所有資金重壓一把,讓自己沒有回頭空間
  • 短線頻繁追漲殺跌:不僅賺不到,還累積手續費與反向波動虧損

以上這些看似「有機會翻本」的操作,實際上會讓你像溫水煮青蛙,在不知道的情況下,慢慢把資金賠光甚至爆倉。

歷史重大比特幣爆倉事件回顧

在加密貨幣市場,爆倉出現的頻率非常高,如果有興趣了解即時爆倉數據,也可以參考 Coinglass 的爆倉熱力圖

為了讓剛進市場的你,知道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性有多高,下面我們整理了三起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比特幣爆倉事件:

爆倉事件時間軸總覽

發生時間 單日跌幅 原因概述 關鍵影響
2020/03/12 -40% 全球金融恐慌 + 槓桿清算 史稱「312 黑天鵝」,全網爆倉超過 10 億美元
2021/05/19 -30% 中國禁令 + 馬斯克批評 BTC 能耗 多空雙殺,單日清算高達 80 萬筆合約
2022/11/08 -25% FTX 爆雷 + 信心危機 幣圈「雷曼時刻」,比特幣跌至近兩年低點

案例 1:2020 年 3 月 12 日「312 黑天鵝事件」

跌幅概述

  • 比特幣一天內,價格從 8,000 美元左右 → 跌至 4,000 美元左右
  • 單日暴跌超過 40%

事件原因

  • COVID-19 全球恐慌:疫情擴散,全球股市連續熔斷,加密市場同步下挫。
  • 槓桿清算連鎖效應:比特幣合約市場在價格下跌時出現連環爆倉,導致平台持續自動賣出,跌幅加劇。
  • 流動性危機:投資人瘋狂拋售風險資產(包括比特幣)求現金,價格失控暴跌。

案例 2:2021 年 5 月「中國打壓+馬斯克連環拳」

跌幅概述

  • 比特幣價格從 43,000 – 45,000 美元,一路下殺到 30,000 美元左右
  • 單日最大跌幅達 30%

事件原因

  • 中國頒布禁令,明文打擊加密挖礦與交易所,全球礦場集體關機。
  • 馬斯克宣布特斯拉暫停比特幣支付,並批評比特幣能源消耗過高。
  • 市場情緒崩潰,清算超過 80 萬筆槓桿合約。

案例 3:2022 年 11 月「FTX 爆雷事件」

跌幅概述

  • 比特幣價格從 20,000 – 21,000 美元,一夜間跌至 15,000 – 16,000 美元
  • 單日最大跌幅超過 25%

事件原因

  • FTX 交易所資金斷鏈,用戶發現資產提不出來,觸發信任危機。
  • 媒體曝光財務黑洞,Binance 拋棄收購計畫,引爆大規模恐慌性擠兌。
  • 投資人擔心 FTX 倒閉成為幣圈「雷曼風暴」,資產全數逃離加密市場。

如何降低比特幣爆倉風險?新手必學的 4 種實用方法

看完前面比特幣爆倉的案例後,相信你已經知道在加密貨幣市場,高波動+高槓桿 = 高風險 其實,爆倉不是新手的「必經之路」,我們認為只要掌握以下四個方法,就能大大降低風險,並且在幣圈穩健生存下去:

方法一:控制槓桿倍數+分散資金,別把風險放大

降低槓桿倍數

  • 建議使用 2 – 5 倍低槓桿起步,不要一上來就開 10 倍以上。
  • 低槓桿能讓你有更多反應空間,價格波動也不容易直接爆倉。

注意:即使低倍數的槓桿還是有風險,新手仍應保持謹慎,不建議重倉操作。 分散資金配置

  • 槓桿交易僅佔總資金 10% – 20%,作為練習或少量高風險配置。
  • 現貨交易應佔總資金 80% – 90%,包括現貨投資、穩定幣存款、冷錢包持幣。

注意:避免 All-in 單一倉位,保留一部分資金當作「補保證金」或「救援金」。

方法二:設定止損+分批建倉,避免一次踩空

設定止損

  • 在進場前先決定「最多可以接受的虧損是多少」。
  • 若達到該價格,就自動賣出止損,避免損失擴大。

例如:投入 1,000 美元,只能承受 20% 虧損 ➝ 當虧損達 200 美元就出場。 在加密市場裡,我們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「止損」。因此在進場前,就要先決定能承受多少虧損幅度,一旦達到就自動平倉,才能夠避免虧損放大。 分批建倉與出場

  • 將預計投入資金切成 2 – 3 份,分段買進,不要一次重壓。
  • 有獲利時,也可以分批出場或設定「移動止損」,鎖定部分獲利。

方法三:選對保證金模式,新手請用「逐倉」比較安全

一般來說,加密貨幣交易所,通常會提供以下兩種槓桿保證金模式:

模式 特點 適合對象
逐倉(Isolated Margin) 每筆倉位有獨立保證金,爆倉只影響該倉位 新手建議首選
全倉(Cross Margin) 所有資產共用保證金,波動時可互相補倉,但風險擴散 進階玩家專屬

新手切記:逐倉模式是風險防火牆,萬一爆倉的損失僅會在單次投資中,不會連帶拖垮整個帳戶,相對更安全!

方法四:培養理性交易+持續學習

情緒控管是風控的第一步,以下是兩種常見的錯誤情緒:

  • 貪婪 → 看到帳面賺錢就加碼,行情反轉時卻來不及逃。
  • 恐慌 → 看到帳面一跌就賣,常常殺在最低點。

我們建議,每一次交易時請先問自己: 「這筆交易的理由是什麼?賠多少我可以接受?」

持續學習市場動態

  • 加密新聞平台:CoindeskCointelegraph動區動趨
  • 交易所公告:Binance、OKX、Bybit 等都有教育專區。
  • 個人紀錄:每次交易後記下「進場原因+錯誤檢討」,幫助累積經驗。

依我們的經驗,會交易,不如會保命!在幣圈能活得久的,通常不是最會賺的,而是最懂得如何活下來的人。

比特幣爆倉的影響?從個人到市場的骨牌效應

爆倉如何影響市場流動性與價格失控?

在極端行情下,交易所會根據系統規則,自動將爆倉部位「用市價清算」。這種大量、短時間的市價買賣單,會吞噬市場訂單簿的流動性,使價格走勢更失控。

以下是爆倉的連鎖反應機制:

情境 連鎖效應
多頭爆倉 爆倉 ➝ 系統大量拋售 ➝ 價格加速下跌 ➝ 其他多頭也爆倉
空頭爆倉 爆倉 ➝ 系統大量回補買單 ➝ 價格瞬間飆升 ➝ 其他空頭被連環擠壓(short squeeze)

上面的現象稱為連環爆倉(Cascade Liquidation),經常在牛市末期或恐慌時會出現,導致價格在短時間內劇烈波動,進一步引發更多比特幣爆倉的事件。

散戶 vs 機構:誰在爆倉?誰在撿便宜?

比特幣爆倉的受災者,多數是操作風險控管不足的散戶,而機構投資人往往在這時逆勢進場,低接加碼。

散戶的典型操作模式

特徵 結果
資金規模小 無法補保證金、容易被強平
容易情緒化操作 追高殺低、虧損擴大
槓桿使用過高 一兩次判斷錯誤就全軍覆沒
無避險工具 全靠單邊倉位,無法緩解波動

機構投資者的風險控管

特徵 策略
專業風控模型 使用程式化交易,自動止損對沖
資金彈性高 能快速補保證金,避免爆倉
多元配置 同時持有多空倉位,降低單一風險
善用散戶踩錯時機 利用恐慌價格低接資產,逢低佈局

事實上,根據過往的歷史,每次只要散戶發生大規模的比特幣爆倉時,往往都是機構逢低介入、加碼布局的良機。

根據 CryptoQuant 數據,每當出現散戶大規模的槓桿清算潮(爆倉),機構資金流入指標往往同步上升,這代表:

散戶被掃出場 ➝ 價格低點浮現 ➝ 機構趁機撿便宜進場

白話來說,比特幣爆倉對散戶雖然是災難,對機構卻是佈局的「黃金進場點」。

結論:新手少碰槓桿,穩穩避開比特幣爆倉陷阱

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,「爆倉」從來不是傳說,而是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的真實代價。尤其當你選擇使用槓桿交易時,爆倉就不再只是「可能發生」,而是潛藏在每筆交易背後的隱藏風險。 我們認為,新手剛進入幣圈,應該「先學風險,再談獲利」!想在這個高波動的市場長期穩定獲利,不是靠運氣,而是靠紀律與風控。 因此,避開致命風險,比賺到一筆快錢更重要! 以下四點,是我們認為新手在交易時,需要遵守的四大原則:

  1. 不貪高槓桿:槓桿是放大器,不是提款機,保留反應空間才不會一跌就爆倉。
  2. 理性評估風險:每一筆交易都要事先設定「止損點」與「最大可接受損失」。
  3. 熟悉交易工具與平台機制:選擇「逐倉模式」、學會使用止損單、開啟價格提醒。
  4. 分散投資+持續學習:多看新聞、關注討論社群、閱讀官方公告與研究報告,培養「市場敏感度」。

請記得,在幣圈你不是和別人比報酬率,而是跟風險賽跑。越早認清這點,你越能在爆倉潮裡穩住腳步,活得久,也走得遠。

比特幣爆倉常見問題FAQ

虧損還能留著資產,爆倉是直接「被市場清空」。想像一下,你跟銀行申請房貸投資房地產,當市場崩盤時,你的現金流無法補上,銀行就會直接查封你的房子,這個情況就像是爆倉。

沒錯,只做現貨交易是不會爆倉。如果你是用自己的資金在現貨市場買入比特幣,就算價格下跌,也不會被系統強制平倉。

建議先從 2 – 3 倍開始,重點是倉位比例要小,因為無論幾倍槓桿,都有爆倉風險!新手不要把全部資金都放進槓桿倉位,只配置總資金的 10% – 20% 為佳。

止損可以降低風險,但無法保證百分之百避開爆倉。若遇上「跳空」或閃崩,價格直接越過止損點,也可能出現滑點。雖然止損並非萬能,但仍是所有風控策略非常重要的一步。

可以採取分批現貨買入的策略參與市場,會比槓桿交易更加安心。但如果你不確定方向,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不要急著下單,「觀察 + 學習 + 模擬操作」,也是一種非常穩健的投資策略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